这时候的红卫兵不敢冲入文化宫,是因为那个在刘半年背后为他撑腰的那个军官。学生们搞不清楚这个军官与刘半年的关系,如果是个普通的朋友,他们进去闹一闹,给刘半年一点苦头吃,在当时的大环境压力下,这个军官想必也不敢太过追究。可如果是亲人或者至交那就麻烦了,那军官可能会不管不顾,扒干净所有的关系找到几个学生问罪。
\t基于这个顾虑,几个学生将此事稍稍朝后延了一阵,等待报复的最好时机。
\t李少青那段时间一直都被刘半年藏在文化宫里,对于这栋楼,没有人比他更熟的了。李少青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温文尔雅的男人,竟然有如此小心机。他在白楼里挖了一个地窖,所有人都不知道,刘半年告诉李少青这是他为自己考虑的最后出路,他已经看出这革命会越闹越开,到时候这文化宫迟早要成为学生们的阵地。如果事发突然,这个地窖可以成为他最后的藏身之所。
\t李少青钻进那地窖之后问他:“收留我,你可能会遭连累。”
\t刘半年说:“人生已至此惨状,哪还有连累一说。”
\t李少青不太懂刘半年的话,可她听得出,这是他对过往遭遇的无力的控诉。时代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毁了人。那时候的李少青深刻的明白这句话,而那之后当她听到刘半年的过去的故事时,更加坚定这句话。
\t李少青是后来才得知母亲的死讯的,带来这个消息的是刘半年。李少青躲进文化宫的第二天下午,刘半年去了李少青的家。刚走到楼下的时候,刘半年就听说了李少青的母亲上吊自杀的消息。至于这其中缘由,所有人都讳莫如深,后来是李少青的舅舅来给收的尸。
\t李少青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抱着刘半年哭了好久。刘半年也不知如何安慰她,他只在心中定下了一个诺言,这辈子决不让人伤害面前这个女孩。
\t那好几天里,李少青都粒米未进。刘半年每天打发完那些学生之后,就陪着李少青。
\t过了差不多四天,坐在床上发呆的李少青突然对刘半年说:“我愿意娶我吗?”
\t刘半年被这句话给震住了,他在脑中一下子闪过了他们如果结婚之后会发生的种种情况。可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最后都被李少青那一双渴望的眼神给生生逼了回去,刘半年说:“我愿意,可是……”
\t李少青一个吻堵住了刘半年的嘴,那或许是李少青一辈子最为疯狂的一次。在与刘半年接吻的时候,她嗅到了一阵浓浓的血腥味,也不知道是谁的,她就那样不管不顾。起初刘半年任由她撒着野,后来刘半年也翻身过来,将她压在了身下。
\t李少青说:“没有可是,你若已经婚配,我就做小,你若担心我们的安全,我就从此以后都在那地窖里,白天你做文化宫的老师,晚上我便是你的妻子。”
\t刘半年被李少青的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当天晚上他们就拜了天地。刘半年把文化宫里做活动和游街时候的大红绸全都集中起来,做了好多大红花挂在他的卧室里。整个屋子有了点新婚燕尔的感觉,那天晚上他们相拥在一起,好像忘记了那栋白楼之外的整个世界,也不去说未来,时间停留在那一刻,空间也只有那么几尺几寸。
\t往后的日子,真如李少青所说,白天刘半年在文化宫里陪那些孩子学这学那,晚上关了文化宫的门,就与李少青共度二人世界。生活倒是一直平平静静,只是这时间一久,李少青便对刘半年的过去产生了许多猜疑。其中最直接的一个事情是,李少青在为刘半年整理脏衣服时,在一件常穿的外套里发现了一个内兜,她从内兜里掏出了一张照片,那是一个女人的照片,而令她惊讶万分的是,那照片上的女人跟她长得非常相似。
\t李少青终于忍不住了,她穷追猛打追问了好几次,刘半年都只字不提。后来李少青跟他赌气,不理他了,他这才发现李少青对他的不理睬,成了对他最大的惩罚。刘半年绷不住了,终于讲出了其中原委。
\t早在来贵阳的五年前,刘半年就已经在上海结了婚。嫁给刘半年的,是刘半年从小就心仪的女人。他们的婚礼轰动全城,因为刘半年的父亲是上海有名的书商。
\t刘半年与自己的前妻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与他俩一起青梅竹马的还有另一个男孩。这个男孩与刘半年不同,虽说出生在同一个院子里,但这个男孩却不像刘半年那么好运。他在走投无路的时候,通过刘半年找到刘半年的父亲,将他送进了部队里。越战时期,他被派遣到了越南,与美国人打了好几年的仗,回来后便一身戎装,领上校军衔。
\t这位上校回来后来之后没多久,就爆发了波及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刘半年的父亲因为得罪了某个领导,全家被查处,刘半年本来也要被抓去坐牢,这时候上校找上了门。
\t上校告诉刘半年,他可以通过部队的关系把他调到别处,不用上山下乡,能够留在城里。刘半年从小就爱钻研诗文,不是作作画,就是弹弹琴,哪里能够到田里扛锄头。但是上校告诉了刘半年,他的能力只能保一人,如果要两人都救,那就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送刘半年去别的城市,然后让刘半年的前妻与刘半年划清界线,作为上校这时候再来保她,应该不成问题。
\t刘半年自然是明白上校的意思的,其实很多年前他就已经看出来,只是那时候的刘半年高高在上,名义上大家是好朋友,可这身份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出于那时候的种种顾虑,这位上校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缄默于口。可如今不同了,天变了地,地变了天。上校的这话听似好友之间的建议,实则趁火打劫。
\t刘半年知道,如果这时候他不答应,那他和前妻都没有好下场。于是,刘半年与前妻离了婚,被“安排”到了贵阳。
\t见到李少青的第一眼,刘半年隔着昏暗的灯光看着她,就觉得这像极了他的前妻。这么多天的思念一下子喷涌而出,理智告诉他不可以,可他还是做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明知不可为而非要为,这是人的情感的最直接的表达。
\t后来,刘半年发现一切都变了,李少青给了他另一种感觉,相比之下,李少青更懂他,他说上半句,李少青就能懂得下半句的意思。
\t李少青听了他的过去,久久没有说话,而是为他泡了一壶非常浓非常浓的茶。她告诉刘半年,过去的就过去了,这杯浓茶希望能让你醒过来。
\t刘半年早就从那个梦里醒了,只是这时候又掉进了李少青为他织的梦里。
\t与此同时,那几个学生为当初走失的李少青的踪迹产生了疑惑。他们明明见到李少青与刘半年在文化宫里做苟且之事,可后来却一直没有见过李少青。
\t这帮学生里有个学生的父亲也是部队的,虽然官衔比不上上校,但好歹是个军官。这个学生托父亲去探探这上校的口风,并且把“刘半年是个走资派”这个概念不断强化。
\t这帮学生的眼里容不得沙子,而所有沙子都可以被扣上一顶大帽子,这是属于他们的年代。